当前位置:首页 > 生死学 > 文章详情

新闻资讯当我们已死,谁又还会谈论死亡呢?

原创文章 网络 2017-11-14 5730人阅读

今天来看两部片子,《死神的精度》和《刺猬》(或《刺猬的优雅》)。两部电影都是所谓的文艺片,构思精巧,手法独到,叙事简约,主题含蓄。
这两部电影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死亡,放在一起食用,效果更佳。
《死神的精度》讲述了死神的三次任务。
第一次,他遇上了一位郁郁寡欢的客服小姐,第二次他认识了一位坚持江湖道义的黑社会大哥,最后一次他拜访了一位年迈的女理发师。
导演故意模糊了时间,看似漫不经心地讲述了三个发生在阴雨日子里的小故事,而那个一如既往地英俊帅气的死神也让我们轻易忽视了时光荏苒。直到最后,我们才明白,在这不经意间已是四十年岁月流逝。
金城武扮演的死神,从来不认为死亡是一件特别的事,他漫长而永恒的生命里只在乎两件事:音乐,雨天。音乐为他无聊的生活开启了另一扇大门;从来没有见过晴天的他一直生活在雨的包围中。每一次去执行死亡任务,都让他对死亡生出了不一样的理解。他唯一的伙伴,是一条狗,只会怼主人和啃骨头。
从故事结构上来说,老妇人便是昔日那个客服小姐,意外地当上了歌星,又迅速退隐,抛弃了孩子,从此杳无踪影。这个孩子后来加入了黑社会,追随那位黑社会大哥。当大哥死后,他改邪归正,开了一家食品店,并有了自己的孩子。在死神的协助下,老妇人临死前在一群孩子中瞥见了自己的孙子。可是,她没有主动相认,因为她相信,凡是她喜爱的人都会很快不幸死去,所以她选择了孤独终老。
曾经死神判断,她的人生目的尚未完成,出人意料地取消了她的死亡判决。如今,死神再一次来到老妇人的面前。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却反过来了。当年唯唯诺诺不知道生命意义所在的年轻女孩,变成了一个看淡世事沧桑,独立坚韧和死神讨价还价的睿智老人。年老的身体里蕴含着比年轻的肉体更加勃发的生命力。
死神经常会呆呆地望着远方,去思索自己和普通人看待死亡的方式不同在哪里,到底哪一种是更好的方式。当然,他还有一群死神同事,每个同事都有自己的行事风格。这些不同的死亡处理才造就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吧。
或许真如老妇人所言,死神永远不会懂得死亡对于一个凡人意味着什么。
伊壁鸠鲁说,死亡对于人而言并不存在,因为当我们活着,死亡便与我们无关,而当我们已死,谁又还会谈论死亡呢?因此,正如电影里那位黑社会大哥所说的,死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死亡的方式。
而我们也从此不要再为死神的精度感到奇怪,尤其是当我们看到第二部电影的结局。
第二部法国电影《刺猬》讲述了一位门房大妈的小故事
这位门房大妈像或者说故意像所有的门房大妈一样粗俗凶恶,直到被一个计划着在十二岁生日自杀的小女孩和一个新近搬入豪华公寓的日本老人发现她的真相。
认真计划自杀的小女孩出身富贵,有一个忧国忧民的政治家父亲和一个神经兮兮的贵妇母亲,却以早熟的智慧反思自己是否该选择继续这样生活下去,成为一尾一辈子生活在鱼缸中的金鱼。
这时,她遇见了那位温文尔雅和蔼可亲而且高贵富有的日本老人。对于老人的询问,小女孩回答说,门房大妈看似一只刺猬,却是一只优雅的刺猬。
老人虽是初来乍到,可早已独具慧眼地识破了门房大妈的伪装。原来,老人在与大妈的初次对话中便听到了那句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篇首的名言:幸福的家庭总是有着相似的幸福。他立刻回答道:不幸的家庭总是各有各的不幸。更巧的是,两人都爱猫,而且两人的猫都是以俄国作家或俄国作家笔下主人公的名字为名。
这个喜爱俄国小说的法国门房大妈喜欢一边读着诸如日本唯美主义大师谷崎润一郎讲述日本文化的《阴翳礼赞》,一边喝茶啃巧克力。在那间神秘的小小卧室里,四壁堆满了上千本旧书。
早熟的小女孩不禁向往当一名门房大妈,而从不被房客们正眼相看的门房大妈也不禁向往起一段白日梦一般的恋爱。就在我们期望一位日本贵族老人和一位法国门房大妈之间不同寻常的黄昏恋情揭开序幕之际,一辆货车在街头毫无征兆地撞死了这只优雅的刺猬。
日本老人整理完了大妈留下的所有书籍,并将自己所赠的那一套豪华精装本《安娜·卡列尼娜》转送给小女孩。
安娜,那个为了追求爱情抛夫弃子而最终不得不卧轨自杀的美丽贵妇,与门房大妈,这个常年躲在小屋里面看书喝茶喂猫却在刚刚触摸到爱情的时候死于车祸的并不美丽甚至略显粗俗的妇女,因为一段对话和一本书被巧妙地织入了不可言传的隐喻之中。
以一种典型的法国存在主义方式质问人生意义的小女孩再也不会去处心积虑地选择自杀,或许她已经懂得,死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而困难的事情却是如何活下去,或者也可以说,如何选择死亡的方式。
也许有人会抱怨导演太狠心,竟然就这样突兀地夺去了门房大妈的生命。然而,正是在精度总是令人怀疑的死神面前,我们才能深刻体会到做一只优雅的刺猬的可贵。


点赞
3人已点赞

更多精彩文章